最近 YT演算法推薦了中國大陸這樣的影片給我,結果一發不可收拾。太精采了
(我本身是很喜歡當吃瓜民眾,無論是吳亦凡、王力宏或范范范瑋琪等的事蹟,我都倒背如流,茶餘飯後洗奶瓶的最佳讀物)。
這樣影片為什麼會吸引我呢?我原本想說這樣貼標籤的行為應該很容易被撻伐吧?像是男權思想仇女噁心呀等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多數在吐槽他們的反而都是女性 (ex. 媒婆/紅娘)。
而會造就大齡剩女,可能也和很多因素有關
譬如一胎化政策,導致小孩都很珍貴,故從小培育就會希望寧缺勿濫、別吃虧等;
另外隨著男女平權的意識抬頭,也鼓勵女生自立自強,因此很多學歷都很好 (但歐美已經又慢慢反轉回來了,選擇當家庭主婦優於女強人);
但同時又受到傳統的觀念束縛,譬如男女應該要結婚,或女生要找比較條件好的另一半才可以;
也隨著年齡增加,視野經歷變廣,會變得越來越務實/不願意吃苦等。
而這也讓我想到博弈論/田忌賽馬。在這樣的條件下,多數的情境則是上男配中女,中男配下女。剩下下男和上女無法搭配
影片中也確實看到一邊是城市的各種女博士碩士很焦慮,另外一邊則是農村的男子家庭壓力大,進而引發各種問題。
城市上女對媒婆在開條件的時候我都在想我是否可以達標。
像是要一米八,我想男生已經被你砍掉90%了;如果年收入要達前標,可能又要再砍80%;更別提其他如有車有房溫柔體貼有眼緣等。
而在城市的上女可能在的環境比較好,因此說起話來都特別自信,自介時會說自己是"優質"的大齡剩女。當開出這樣條件紅娘表示困難希望降標準時,她們會說: 我認為我值得呀。
但同樣的,有的誠實的紅娘會說:「你考慮的對象,不會把你當對象考慮。他若高富帥,為什麼不去找個二十歲的呢?」 (男女思維不同)。
也有的環節女方都會刻意保持冷淡或認為男生應該花錢買禮物等,最後男生跑了反怪男生不是應該主動嗎?或說這點錢也不願意花。
而農村下男也很慘,因為找不到對象,所以要把彩禮聘金拉很高才能吸引;因此當有婚姻不適合或設計詐財,彩禮糾紛往往對家庭也是相當沉重 (有的因為彩禮而鬧出一家人命)。
也產生如果生下一男一女,為了兒子能找老婆,就會提早把女兒嫁出門,收女兒彩禮的錢改當作兒子迎娶的花費。真簡直變相在交換女兒一樣...... 實在心痛。
同時也演變出防範機制,如對方要照古禮領高額彩禮也可以,對方也得完璧歸趙是個處女才行。
---
看到後面,反而覺得紅娘才是裡面最透徹的人。這時候查理蒙格與巴菲特的很多話突然就發現它的價值
「如果你想到找到好配偶,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擁有的好配偶。」
「婚姻是人生的頭等大事,明智地挑選另一半對你的人生大有幫助。」
「想要幸福,第一條原則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。」
「婚前睜大眼,婚後閉一隻眼」
看到她們一直列很多條件的時候,然後再怨嘆自己如何努力辛苦卻一無所獲的時候,就覺得方向錯誤再努力也沒有用呀,為什麼沒有發現呢?
---
能夠遇到融,並和她結婚,現在想來也是不可思議。就是如果錯過了,就真的錯過了。
當時我們見面沒有聊甚麼關於經濟方面的事情,只覺得我們彼此都有穩定的工作就好了。
我記得當時對我很重要的一點是她的房間有非常多的書,各種管理類的書,我就覺得我很難再遇到也跟我一樣喜歡書的女孩子了。
那些上女開的條件,我當時也沒能達到,但現在慢慢都能達到。就突然覺得有時候就是互相扶持與成長。
我也沒想過現在煮菜功力有如此進步,或是一次抱兩個小孩又扛書包哈哈哈